从2001年我成为一名高中教师,到现在2022年,从公立学校,到私立学习,再到培训机构,如今拥有了自己个人教育工作室。初心未改,一心坚持教育理想的我,做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,深受孩子喜爱,从未被家长投诉过的教育工作者,关于“体罚”这个问题,我想我是可以说一点我的看法和体会的。
【资料图】
我的观点是——如果出发点和落脚处是“教育”的话,“体罚”做为一种方法,是可以被采用的。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:
第一,出发点是教育,而不是发泄你此刻的情绪。
很多家长一定都有过打骂孩子的经历。但是,请大家回想一下,您当时在打孩子或者骂他们的时候,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还是情绪激动,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,事后还感到很后悔的呢?
我教室墙上挂着一把请朋友帮忙做的“戒尺”。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挂在墙上,但是也是被使用过的。而且有两次孩子被打到流泪的情况(通常是高高举起,轻轻落下,教育为主)。
请注意,我用的表述是“流泪”,不是“嚎哭”。流泪,是因为板子打在手心上,确实疼痛,眼泪忍不住流出来。但是孩子对于“打手板”这个惩罚自己是接受的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,愿意接受惩罚。
而“嚎哭”则是一种委屈的表现,心里是抗拒和排斥的,是不接受的。所以才会大声地“嚎”和使劲儿地“哭”。
这两者的区别,也正是“以教育为目的的体罚”和“发泄个人情绪的体罚”二者的区别。前者的落点是落在让孩子得到教育上,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,愿意承担后果接受惩罚,并且会思考如何改正,避免再次受到惩罚。而后者的落点只能是破坏亲子关系,造成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之间的隔阂,甚至是在孩子心里会对父母产生愤恨。
第二,“体罚”要讲究科学和安全性,避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或不可修复的损伤!
大家可能都有听到过一句话,父母这样对孩子说:“你敢怎么怎么样的话,看我不打断你的腿!”这句话显然是“威胁”的成分居多,但如果体罚真的到了“伤筋动骨”的地步,那就太过了!要记得,“体罚”是一种教育方法,而不是要给受教育者造成身体上不可挽回的伤害。
我看过一个韩国的家庭剧里,读高中的孩子做错事,挨妈妈打。自己把裤脚挽起来,双手捏住耳朵,弯腰站好,妈妈用好像是细竹条的东西,抽打他的小腿。孩子一边挨打,一边喊疼,双腿不自觉的原地交替跳踏。而妈妈则说道:“打你就是要让你疼。你自己说,为什么挨打?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,应该怎么做?”
这个体罚给我印象很深。觉得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教育。打得疼,但是打不伤。打了你,要让你知道是为什么挨打,要如何改正。
第三,“体罚”除了打,还可以是别的体力上的惩罚。
《康熙王朝》里,孝庄太后因为年少的康熙犯了错,罚他去太阳下站着,面壁思过。《知否》里,庄学究罚明兰抄书。我在山区支教时,罚过学生做下蹲。有被罚做几百个下蹲的孩子(山里的孩子,体力超好,一下就做完了),还有被罚超过一千个下蹲的孩子,我就问又没有同学愿意帮他,孩子们还很高兴的参与进来,锻炼了身体,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友情,也让那个受罚的孩子得到了深刻的教育。
无论是使用何种方法,只要能让孩子明白对错,真心悔过,能够从心里接受惩罚,并改正自己的错误,“体罚”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,不应该被一律排斥的。
我一直坚信,教育的本质是——爱!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心里是爱他们的,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,都是出于爱的话,孩子们其实是能够体会和感受到的。
以上,希望给想要对孩子采取“体罚”教育的家长,有所借鉴和帮助。
文:张熙源责任编辑:殷水